170章:逃亡,辗转三千里-《我的地球仪成真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面对强悍的鬼子军,一场战役动辄几万、几十万的兵力伤亡。

    这就需要及时补充作战兵员。

    为了征集士兵,当时的锅民正府,可谓想尽了办法。

    除了依靠保甲制“抽丁”的方式外,也出现了大量“抓壮丁”的非常规手段。

    从委员长正式对外宣布抗战时起,锅民政府便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,即按照保甲制度调查户籍、人口,然后对年满18岁至45岁的兵役适龄男子登记于册。

    每年由保长采用抽签办法决定谁去当兵。

    抽签的原则是“三丁抽一、五丁抽二、独子免征”。

    但其实,谁去当兵,谁不去当兵,最后都是由乡长保长和军队征兵的官员说了算。

    这就导致了弄虚作假的发生。

    一些乡长保长和甲长,由此得到了敛财的机会,往往会把有钱人家的子弟不列入征兵名册,而一般农民想要逃避兵役,就需要花钱去贿赂乡长保长和甲长。

    有的乡长和保长就故意把不应该列人征兵名册的人也列进去,以便对他们实施敲诈。

    抽签名义上公开进行,实际上确是暗中操纵。

    只要肯出钱贿赂,中签的人可以变成不中签,而出不起钱的农民就会成为中签壮丁。

    勒索的价码,视中签家庭的经济情况决定。

    比较富裕的人家会被勒索5万至50万法币不等。

    差一些的,也要收二三万法币。

    此外,中签的人还要再准备一笔钱“买壮丁”顶替自己人伍。

    可即便这样,也不安全。

    因为贿赂的在乡长和保长手上留下了“逃兵”的把柄,日后往往会遭到反复勒索和敲诈。

    因此,人们对乡长保长恨的咬牙切齿,有老百姓生气地说“生了儿子是老蒋的,有了银子是保长的”。

    由此可以看出,当时壮丁制度,多么不得人心。

    随着战争的延长,锅军需要的兵员越来越多,征兵的任务也越来越重。

    由于许多人都用金钱来避脱了兵役,这就导致乡长和保长无法征集到足够多的兵额。

    为了完成上面的征兵任务,于是就出现了“抓壮丁”的奇葩现象。

    保长带着人和枪四处抓人,不管年龄大小身体好坏,只要碰上就一律抓走。

    期间,若有不服或反抗者,就有活活打死的可能。

    以至于后来,为了躲避抓壮丁,很多人都逃到深山老林中躲藏。

    这一天,为了完成征兵名额,王瘸子带着五六名乡兵拿着长枪在路边等着抓人。

    不管什么人都抓,有个上山锄地的老头遇到了王保长,就打招呼说:“王保长,大清早在这干啥子呦?”

    王瘸子理都不理他,挥了挥手:“抓人!”

    五六个乡兵就扑了过去,七手八脚,硬把那老头给绑了起来。

    那老头被抓后,苦苦哀求:“保长,你这是做啥子呦?我娃仔前天才被你们征走,咋地又来抓我?”

    王保长底气十足的回复道:“国家让我抓的!参军入伍,当兵打仗是义务,你还想反抗?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远处走来一个挑着担子下乡卖货的外乡卖货郎。

    看见保长在路口抓壮丁,那名卖货郎吓得脸色苍白,货担子也不要了,往地上一扔,拔腿就跑,跑的比兔子还快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不跑不行啊!

    不跑的话,自己就有可能被抓壮丁。

    保长一看,火了,抽出腰间盒子炮,对天开了两枪。

    “跑跑跑,跑个锤子跑!再跑,崩了你们这龟儿子!”

    吓得那卖货郎脸色苍白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不出半晌,王宝钏一行人就在村口抓了几十个壮丁,收获颇丰!

    有些被抓的人,还与保长家有亲戚。

    可就算是有亲戚也不行。

    只要不是三代以内的血缘关系,就得抓起来。

    被抓住的壮丁,串蚂蚱一样,全部用麻绳捆着胳膊由乡兵牵着往回走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从北省一路逃至此地的苏仪,一脸风尘地出现在了大路上,与抓壮丁的王瘸子不期而遇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